脑麻痹


肢体障碍系列

脑麻痹泛指一种影响动作和姿势的脑部发展障碍。此障碍令患者的活动能力受损,并可能影响视觉、听觉、感知、认知、沟通、行为方面的功能,或出现抽搐等症状。脑麻痹可按其肌肉张力异常的情况划分为痉挛型、徐动型、共济失调型及混合型,或按受影响的部位分为半身、下肢、三肢或四肢,也可按活动功能受影响的严重程度来分类。

患有脑麻痹的儿童,其活动能力通常有下列的缺损:

  • 动作发展迟缓
  • 持续出现不自主的原始反射动作
  • 肌肉张力异常,例如张力过高或过低
  • 不正常的步姿及活动
  • 过早偏用左或右手

不同种类的脑麻痹,对儿童的活动能力会有不同的影响:

痉挛型:

儿童的肌肉张力过高,以致姿势或动作异常。有关问题可于下列情况呈现:因臀部肌肉僵硬以致难以更换尿片、站立时双脚呈交叉姿势、用脚尖走路、手握成拳,及吞咽困难。患有半身痉挛型脑麻痹的儿童会过早(年龄在18个月或之前)偏用左或右手。下肢痉挛型脑麻痹患者在步行时髋及膝关节会屈曲,并可能出现并发症,如关节挛缩、髋关节脱位和脊柱侧弯。

徐动型:

儿童会不由自主及不受控制地重复某些动作。说话时可能会表情扭曲,或因口肌张力问题以致语句含糊。

共济失调型:

儿童会出现姿势不稳定和动作不协调的问题。

全球每1000名学龄儿童当中,约有2.9名患有脑麻痹。在香港,根据学龄儿童的统计数字推断,每1000名初生婴儿当中,约有1至 1.5名患有脑麻痹。

脑麻痹是由于婴儿仍在发育阶段时,其脑部受到损伤所致。

母体因素:

孕妇在怀孕期间服用酒精、违禁药物,或患上某些疾病,例如宫内感染、孕妇高血压和胎盘并发症等,均有可能导致儿童患上脑麻痹。

产前、生产过程及产后:

产前、生产期间及产后出现任何创伤以致婴儿的脑部受损,例如先天性脑部畸形、细菌或病毒感染、生产过程出现困难而令婴儿窒息等,均可导致脑麻痹。

遗传因素:

大约有百分之十至三十的脑麻痹个案,其成因可能由遗传因素引致。

患有脑麻痹的儿童可能同时有其他发展障碍,包括弱听、弱视、智障、语言发展迟缓、脑痫症、发育不良或因吞咽困难而令肺部易受感染。

脑麻痹的主要疗法为改善患者的肌肉张力问题或减轻相关的并发症,及在家居和学校提供所需的辅助器材。给予适当的护理亦对儿童相当重要,所以应为儿童及其照顾者提供有关脑麻痹的教育。

物理治疗、职业治疗和矫型器具:

可有助减低肌肉张力问题及避免挛缩,以提高患者日常活动的能力。这些治疗及器具通常于患者年幼时开始使用。

药物方面:

旨在减低肌肉张力问题和不自主的动作。施用药物的方法包括口服药物、于脊髓灌输药物,以及在痉挛的肌肉注射药物。常用的药物为口服「巴氯芬」(baclofen)、「苯海索」(trihexyphenidyl),以及「肉毒杆菌毒素」(botulinum toxin) 等。

手术方面:

矫形外科手术可有助矫正关节变形情况。此外,透过在脊髓施行手术,选择性切断部分脊神经后根,亦可减轻痉挛状态。

除了改善肌肉张力的问题外,给予适当的训练以提高儿童的生活适应能力亦相当重要,其中包括处理流涎、进食及吞咽的问题。另外,为儿童提供辅助器材(包括轮椅)以帮助他们坐、站立或走路,以及辅助儿童沟通的工具,亦可改善他们的生活质素。

本地有一系列的学前服务,为患有脑麻痹的儿童提供治疗及训练。学龄儿童方面,除了继续在医院专科门诊接受治疗之外,教育局亦有为在主流学校就读的患者提供支援服务。而考试及评核局亦会视乎需要,在公开考试中给予特别安排。至于需要较多支援的学生则可入读特殊学校,当中部分学校亦有提供住宿服务。

假如儿童到两岁仍未能自行稳坐、七岁仍未能走路,又或持续出现与其年龄不相符的反射动作,他们日后能自行走路的机会便会较低。相反,如患者在九个月大时能控制头部、两岁时能自行稳坐,或两岁半时能够爬行,他们日后能自行走路的机会便相对较高。

患有脑麻痹的儿童,长大后有可能出现以下继发问题,如肌腱与骨骼的变形、筋肌的过度劳损和痛症、关节炎及肌腱退化(通常涉及臀、膝、足踝、腰椎和颈椎)。不过,如患者和家人能积极参与治疗,或可避免上述情况。

透过适当的治疗和协助,患有脑麻痹的人士也可以与人沟通、接受教育、投身社会及参与工作。

  • McIntyre, S., Taitz, D., Keogh, J., Goldsmith, S., Badawi, N., & Blair, E. (2013). A systematic review of risk factors for cerebral palsy in children born at term in developed countries. Developmental Medicine and Child Neurology, 55(6),499-508.
  • Maureen S Durkin, Ruth E Benedict, Deborah Christensen, Lindsay A Dubois, Robert T Fitzgerald, Russell S Kirby, Matthew J Maenner, Kim Van Naarden Braun, Martha S Wingate, Marshalyn Yeargin-Allsopp (2016).Prevalence of Cerebral Palsy among 8-Year-Old Children in 2010 and Preliminary Evidence of Trends in Its Relationship to Low Birthweight. Paediatr Perinat Epidemiol. 2016 Sep;30(5):496-510.
  • Alastair H. MacLennan, Sara Lewis, Andres Moreno-De-Luca, Michael Fahey, Richard J. Leventer, Jozef Gecz et al. (2019) Genetic or Other Causation Should Not Change the Clinical Diagnosis of Cerebral Palsy. J Child Neurol. 2019 Jul; 34(8): 472–476.
  • Rosenbaum, P., Paneth, N., Leviton, A., Goldstein, M., Bax, M., Damiano, D. & Jacobsson, B. (2007). A report: the definition and classification of cerebral palsy April 2006. Developmental Medicine and Child Neurology Supplement, 109, 8-14.
  • Yam, W. K., Chan, H. S., Tsui, K. W., Yiu, B. P., Fong, S. S., Cheng, C. Y., & Chan, C. W. (2006). Prevalence study of cerebral palsy in Hong Kong children. Hong Kong Medical Journal, 12(3), 180-184.
简短版小册子

简短版小册子

长版小册子

长版小册子